黃皮果是營養價值極高的熱帶水果,素有“果中之寶”的美譽。除鮮食外,還可加工成果凍、果醬、蜜餞、果餅及清涼飲料,民間常將它鹽漬、糖漬或者入菜。
中國南方地區是黃皮樹的故鄉,已有 1500 多年的栽培歷史。廣東云浮郁南的無核黃皮被譽為“中華名果”,其果大、肉厚、色鮮、味美。廣州雞心黃皮成熟時呈古銅色,看起來像龍眼,吃起來有點柚子味道,甜中帶酸,討人喜歡。
民
間
傳
說
(圖源:古瀛堂黃皮豉)
黃皮豉是潮汕名特優特產涼果,制作歷史已有800多年。自宋代以來,潮汕鄉民用黃皮果去核鹽漬、曬胚、蒸熟,加白糖、甘草末、香料,反復蒸曬而成。其味甘酸濃郁,有驅風去瘀、止咳消痰、健脾開胃、生津解渴等功能??诤捉?、開水沖服,均有異香?!冻鄙前倏迫珪酚涊d,黃皮豉從明代起與潮汕其他珍貴蜜餞、涼果一起作為地方遴選的“潮式貢品”,獻給朝廷。
在潮汕一帶還流傳著關于黃皮豉的美麗傳說。古時有一皇家公主得了一種怪病,肚腹漲風不退,進食積滯不暢,太醫給她服了很多貴重藥物均未見效。眼看金枝玉葉般的身體日益衰敗凋零,皇帝憂心如焚,便下旨民間:誰有良藥治好公主之病,必得重賞。
潮汕一小伙子上前揭榜,帶上黃皮豉進京應旨。他讓公主食用了一段時間的黃皮豉后,公主竟奇跡般恢復了?;实埤埿拇髳?,問小伙子要官要寶盡管說。小伙子說,什么都不要,只要回潮汕。當時,公主覺得再也離不開小伙子和黃皮豉,愿隨小伙子一起去潮汕?;实垡仓缓迷柿?,接納小伙子為駙馬,派倆人回潮汕,廣植黃皮樹,制成黃皮豉,廣濟天下。
黃
皮
的
價
值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黃皮樹全身都是寶,藥用價值高。清代李調元在《南越筆記》的“廣東諸果”篇寫道:“黃皮果狀如金彈,六月熟,其漿酸甘似葡萄,可消食順氣除暑熱,與荔枝同進。荔枝饜飫以黃皮解之。”因荔枝多糖分,吃多了容易上火,引起腹脹,搭配吃一點黃皮果可消食化氣。民間有“饑食荔枝,飽食黃皮”之說。
每年農歷五六月,黃皮成熟,即可飽食或入藥。通常,甜黃皮酸味極少,酸黃皮酸味頗重。還有一種苦味很重的苦黃皮,味苦難食,但藥用功效最好。
黃皮各部位藥用價值
黃
皮
提
取
物
參考文獻:
[1]陸小鴻. “消脂健胃”山黃皮果[J].廣西林業,2018,(08):42-43.